翡翠和軟玉到底有什麼不同?

市面上大部分的消費者都用『玉』來統稱硬玉(俗稱翡翠)和軟玉,但兩者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天然寶石喔!那到底有什麼不同呢?讓我們來一一道來。

玉可分為軟玉及硬玉,軟玉有和田玉、羊脂玉,近似白糖狀的結晶體,細膩質地,散發溫潤柔和的光芒;硬玉則是俗稱的翡翠,豔麗色澤、通透質地,擁「玉石之王」世紀美名之稱。

先談玉石的顏色和光澤

您知道嗎?硬玉和軟玉總共有四十九種顏色呢!其中三分之一是綠色,第二大宗是紫羅蘭色,再來是白色、黃色、蜜糖褐色,最後是黑色。

硬玉(翡翠)和軟玉基本上都有這些顏色,唯二的例外是紫羅蘭色跟蜜糖褐色都偏橘紅色。如果您偏好這些顏色的話,翡翠會比較多選擇。概括地來說,硬玉(翡翠)的顏色選擇比軟玉來得多一些。

不管是軟玉還是硬玉,光澤和透明度是我們主要鑑賞的重點。小時候物理課都學過,物品的光澤來自於折射率,而在這個面向裡,軟玉和硬玉則是不相上下。軟玉的結晶體近似白糖狀,純白色的軟玉就是令收藏家們爭先恐後的『和田玉』及『羊脂玉』- 質地細膩,光芒溫潤柔和。翡翠這幾年之所以讓人趨之若鶩,主要是因為其色澤豔麗、質地通透、穩定性佳,為極具收藏價值的天然寶石。自明清從緬甸傳入之後,受到皇帝嬪妃們的穿戴,故為民間心之嚮往。近年來加上緬甸政府限制開發,更產生了供不應求的情況。

再談玉石的歷史文化

軟玉在中國有非常久遠的歷史和根深蒂固的文化,大多數人認為有去凶、避邪、擋煞、鑑真的作用,因此在古代常作成祭祀禮器與身份地位的象徵,例如皇帝的印璽就是用玉刻造的。您若到故宮博物館裡,挑一件明末清初以前生產的玉器,絕對都是用軟玉做成的。為什麼呢?因為翡翠是在十八世紀才由緬甸傳入中國的。在那之前,中國人開採軟玉用來製作首飾、擺件、傢俱等各式各樣的東西。上至帝王、下至百姓,從西元五千年以前到西元1740年(明末清初)左右,用的都是軟玉。所以嚴格說來,中國人買玉及用玉已經將近七千年了,而風靡翡翠,大約只有280年左右的歷史。

最後談談玉石的科學

硬玉(翡翠)稍微比軟玉硬一點點,在摩式硬度表上翡翠的硬度是6.5-7,而軟玉則是介於6-6.5,給大家一個更清楚的概念:黃金硬度為2.5-3,珍珠是2.5-4.5,石英是7,而大家熟知的鑽石是10,硬度最高。

這是因為,軟玉通常在低壓的變質岩中形成,而翡翠形成的環境則是高壓低溫,在這樣的情況下,翡翠的硬度會較高。

這些年緬甸翡翠在國際競標會中相當搶手。您知道史上最貴的精品翡翠項鍊在哪裡成交的嗎?2014年在香港的蘇富比競標會上,卡地亞的精品翡翠項鍊,標價高達兩千七百六十萬美金呢!

其實不管是硬玉還是軟玉,價格都可以飆到非常高的。以前我媽媽最喜歡跟客人講的就是,三國時代古人拿傳說的『和氏璧』來交換城池的故事,今日,像是和闐玉或羊脂玉,儘管都是軟玉,但售價絕對可以超過市面上最好的老坑翡翠喔!至於如何判定一塊天然玉石的市價,我們下回文章見分曉!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